中国能否赶上美国航天技术水平?中美航天差距(2)

来源:航天返回与遥感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年10月23日 01:28:4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伽利略系统地研究了物体落体运动,著名的实验就是比萨斜塔落体实验。而惠更斯于1659年,也就是牛顿发现苹果落地传说之前7年,也提出万有引力概念。

伽利略系统地研究了物体落体运动,著名的实验就是比萨斜塔落体实验。而惠更斯于1659年,也就是牛顿发现苹果落地传说之前7年,也提出万有引力概念。

数学方面有:欧几里得、笛卡尔等。他们将牛顿迅速引导到当时数学最前沿-解析几何与微积分。

光学方面有胡克、开普勒等。他们为牛顿后来的力学三条基本定律的发明提供了理论支撑。

所以你看:正是因为有了前人栽树,牛顿才说自己是站在巨人的肩上的。

那么同样,有美国当灯塔是靠谱的,因为美国已经站在山的那头了,那说明一定有路可以上去。


而咱们搞科研,其实就跟程序猿写代码一样。首先咱们要定个目标,然后拆分目标变成一个个小目标,最后各个击破。

看起来简单,但是最重要的还是科研人才。

人才重要性

科研人才有多重要呢?

我这里举个例子来说:

从1969年到1972年,美国先后六次将12名宇航员送上月球并安全返回。但事实上,苏联也有过自己的登月计划。

在苏联的计划中,要在1967年实现载人绕月,1968年实现载人登月。

就像美国登月需要冯布劳恩设计的土星五号运载火箭一样,苏联登月也需要科罗廖夫设计完成的N-1运载火箭,可惜的是科罗廖夫1966年初就去世了,而他的继承者米申才华不如他。

所以早在1967年送上发射台的N-1火箭,直到1969年才真正点火,但是升空55秒就爆炸了,而在之后N-1火箭更是四飞四炸。

所以在N-1无望,手里的联盟7-K推力又有限的情况下,苏联就彻底放弃了登月计划。

所以你看,科技革命最重要的输赢主要是人才。

技术研发难点

这里小鲸来问下大家,你觉得技术研发到底难不难呢?

其实技术这东西吧,不好说。

为啥这么说呢?

科研其实要比交女朋友简单多了,只要你投入了时间和金钱,它一定会有所回报的,至少会给出一些反馈,以便进行下一步的研究。

它其实就是一步步试错的阶段,小鲸总结啊,技术要成功,就要时间乘以金钱乘以人才,这三种缺一不可。

回顾咱们中国的航天历程:

1970年4月24日,中国首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升空。

2003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2011年9月29日,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发射升空!

2020年5月5日,咱们成功将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送入太空轨道。

同年7月31日,咱们的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

而到了2022年前后,咱们将建成中国天宫空间站。

这一切都离不开时间、金钱、人才这三者的紧密关联。

中美航天差距

虽然中国的航天成就和国外世界顶级仍有差距,但也是从巨大鸿沟缩小成了可追赶的状态。

举个例子,美国1967年第一次发射土星五号,总推力3408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118吨,能将50吨的阿波罗飞船送到月球。


而中国目前最大的推力火箭-长征五号,推力有1078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有25吨,虽然说不及前者1/4,年代也差了50年。

但是要知道土星五号那是当年美苏争霸时期,美国举全国之力造出来的产物。

而美国现役推力最大的运载火箭-重型猎鹰,它的推力2280吨,其近地轨道运载能力63.8吨。猎鹰9号运载火箭,它的起飞推力775吨,近地轨道载荷22.8吨。

可以看出来,咱们的长征五号与猎鹰9号运载火箭差距不是很大。

感悟

最后小鲸想说:

科技的发展,无外乎是时间、金钱、人才这三者的紧密关联。

这里面,时间跟金钱不是很大的问题。

我们来看中国跟美国研发占比就知道了。

美国基础研究经费占研发总投入的15%,中国基础研究经费占研发总投入常年维持在5%左右,2019年猛增22.5%,首次突破6%,2020年预计8%,2025年目标15%。届时,中国研发总投入也会超过美国。


所以最大的问题还是人才的竞争。

而最近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已经回国发展了,这让咱们的筹码也增加了不少。

小鲸相信,咱们踏踏实实地在各个技术领域努力追赶国际航天先进水平,或许再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当中国航天各方面技术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时,超俄赶美不会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

文章来源:《航天返回与遥感》 网址: http://www.htfhyyg.cn/zonghexinwen/2021/1023/458.html



上一篇:神舟十三号倒计时!航天事业一路走来,美国对
下一篇:“三星串联”成功发射遥感三十五号卫星

航天返回与遥感投稿 | 航天返回与遥感编辑部| 航天返回与遥感版面费 | 航天返回与遥感论文发表 | 航天返回与遥感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航天返回与遥感》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